环保督察现“指豚为鱼”,地方监管为何失守?
2024-05-20 14:31 来源:看看新闻 编辑:矿材网

 上级督察部门暗访鄱阳湖区,发现江豚受困油污区,当地官员却坚决不承认,只说这是条大青鱼,还扯上了黑鱼、水獭之类的动物,最后实在没法抵赖了,还要嘴硬,说“这是小概率事件”。如此荒谬的“指豚为鱼”,并不是什么电视剧情节,而是发生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近期通报的典型案例中。


 江豚是长江现存唯一的鲸豚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长江生态健康与否,江豚生存状况是最好的试石。当地官员这一连串睁眼说瞎话,打死不承认的背后,显然是另有隐情。通报中,出现“指豚为鱼”荒诞剧的前因,是当地涉事工程的疏浚船发生两次漏油事故,建设单位“既未报告也未采取应急处置措施”。而这个建设单位,隶属于江西省港口集团,相关项目也是地方标杆工程的重点项目。这或许也是为什么当地有关部门监管缺位、工作不力的深层原因了。


 在湖北洪湖也有类似问题。城镇污水直排下,“洪湖水浪打浪”的景象仍在,但荷叶莲花风光不存。值得关注的是,洪湖生态八年间四次被中央环保督察点名,但问题至今仍未解决。中央环保督察直言,这背后,是当地“有畏难情绪,决心不够,不碰硬、慢作为,流域规划统筹不力”。不仅如此,有些地方甚至存在审批等过程中违法违规的情况。在湖南洞庭湖区,当地水利部门违规审批,致使非法采砂挖空两千多亩洲滩。这一桩桩,不禁让人思考,这究竟是监管能力不足,还是监管意愿欠缺?又是什么导致地方监管消极不作为甚至出现违规操作?很难说答案与当地政绩工程与GDP数字无关。


 典型案例通报后,各地整改正在进行中。同时个案问责,也应往深挖,不能局限于具体执行人和疏于污染治理的项目方,更要深究违法违规的部门,只有重锤常敲,才能警钟长鸣。

上一篇:美国恢复对东南亚四国太阳能产品征收关税,本土补贴政策层层加码

下一篇:透视深海矿产开采:如何监测悬浮物漂移的未知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