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
  • 热门新闻
  • >
  • 观点
  • >
  • 一年赚走4900亿,坐拥20座矿山却不上市,逆袭中国最神秘千亿富豪
一年赚走4900亿,坐拥20座矿山却不上市,逆袭中国最神秘千亿富豪
2019-07-15 08:38 来源:矿材网 编辑:矿材网

近十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诞生了一大批知名的民营企业。诸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这样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也有像正威集团这样的实业公司。






01
年营收超过4000亿元

创办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正威集团,如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以有色属为主营业务的全球化公司。根据资料显示,在公司旗下拥有20多座矿,矿藏总价值超过10万亿元。


王文银为人低调,集团主营产品又是金属铜矿类,不像电子数码产品,时时显于人前,所以不常被人提及,但根据这几年百富榜和财富500强的排名显示,王文银和他的正威集团一直在稳扎稳打,今年更是冲进前十,把赫赫有名的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甩在了后面。

他创立的正威集团同样令人瞩目,2018年成为世界500强第111名,营业额72766百万美元,折合成人民币营业额超过5000亿人民币,在2018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第2名,仅次于华为。


从25年前带着10块钱闯荡深圳,穷到睡街边水泥管的白丁,到如今身家1100亿,多次陪国家元首出访海外的座上之宾,王文银,这个被称为“中国最神秘富豪”的男人,有着怎样的传奇致富之路?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他的故事……



02
曾一度流落街头


1968年,王文银出身于安徽省河湾村,从小家境贫寒的他,发誓要干出一番事业,出人头地。


1990年,刚从南京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上海工作,每个月工资有近400元。这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已经是相当可观的收入。如果就此“安分守己”地工作下去,今天的王文银也许是一名高级白领。但这样朝九晚五的生活,并不是血液里就充满挑战精神的王文银想要的。


1992年,24岁的他,毅然辞掉工作,南下深圳,因为这里是创业者的天堂。




当时,他的行李只有一个牛仔包,包里就装着衣服和一个梦。身上揣着只400块钱, 到了深圳就剩下了10块钱!10块钱,王文银花了三天。没地方住,就睡在水泥管子里……他的“邻居”,既有流浪汉,又有失业者……


03
史上最牛保管员


从找工作开始,王文银就固执地把大学毕业证放一边,而拿着高中毕业证去找最基层的工作。王文银说:“我没拿大学文凭去应聘,而是用的高中文凭。应聘是中下层岗位,直到现在我还认为,要建立自己的事业一定要从基层干起。”


一个星期后,王文银如愿以偿了。他进入了一家叫恒都的港资企业工作,职务是仓库保管员。有了工作,王文银租了间只有3平米的小屋,只能放下一床被子。房子还漏水,有一天下雨,下班回来的他实在太累,倒头便睡,一觉醒来时,水已经淹到了肩膀。

好好的白领不做,却要到深圳去做一名仓库管理员。这样的选择,让很多人都不理解。可就在这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岗位上,王文银表现出了令人吃惊的天份。


管理仓库,要和各种物料打交道。对于恒都这样的电线插头生产厂,缆线、插头、连接件,足有几千种,所涉及的物料编码也就有几千种。王文银竟然把这些编码全都记在了脑子里。“像高考一样,用心去记,一周就记住了。”王文银说得很轻松。

不需要查阅资料,几千个物料编码张口就来,王文银成了香港总部和制造部门最受欢迎的仓库保管员。“包括香港那边打电话来问物料,只问我一个。”



比《杜拉拉升职记》还要迅速、还要真实,王文银这个“史上最牛保管员”很快迎来了升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一年时间,我从最底层的仓库管理员升到恒都总经理助理,连升七级!”


接下来2年,他从总经理助理到营业部主管、厂长、副总经理、总经理,他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500万。



04
被日本老板看不起


“日资企业的打工经历,对我以后的创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至今依然受益无穷!”王文银感慨地说。


“从最初的经济头脑到投资意识,从投资意识到创业的冲动,从创业的冲动到开启事业的平台,这些都是我从自己的打工经历中感悟到的。”王文银说,“日本企业具有良好的竞争意识,在日资企业打工中我也领悟到了,无论做事做企业,一定要有精品意识。”


说起当初的打工经历,王文银依然难以忘却这样的一件事:当时做销售的他发现一客户有拖欠货款的前兆,便向日本老板建议,别和这位危险客户做生意,与此同时,一位日本销售人员却建议和这位客户建立生意往来。日本老板最终采纳了日本销售人员的建议。最终的结果是:王文银所在的企业和这位危险客户做生意过程中有数千万的巨额货款没有收回来。


“这件事对我的刺激很大——虽然我当初的判断是正确的,但这位日本老板可能是下意识中看不起我这个中国人,最终采纳了日本销售人员的意见。正是在这件事情之后,我有了创业的冲动,决定创办自己的企业,自己给自己打工。”王文银说。


05
和工人睡在车间


王文银常和下属们说,他想要办公司、开工厂。但那时没人相信他这个20多岁的年轻人。


1995年,王文银创立了一家名为深圳携威电线制品厂的工厂。当工厂上马时,王文银和工人一起加班加点,晚上就和衣睡在车间。第一个月,工厂实现了盈利。第三个月的月销售额,从头一个月的200万元猛增到1000万元。


然而,虽然收入增长很快,但利润却非常微薄。


王文银发现上下游厂商在他面前都很强势,自己的大量资金被占据,毫无话语权。这个时候,选择只有两个:要么退出另谋出路,要么打通产业链夺回主导权。王文银选择了后者。


王文银以分期付款购买100台机器,当时100台规模已是珠三角最大的电源工厂之一,对外声称设备由全款购得,以此赢得大批客户。当时,他身兼数职,经常白天送货,晚上与客户洽谈业务。他的助理唐毅辉则是其司机,偶尔累得呕吐。

“熬下来全靠意志力支撑。” 唐毅辉回忆说。为了给一个客户送货,两人一天之内曾在泥泞的道路上往返七趟。


06
为何故意称“倒闭”?


市场火旺,王文银幸福无比。但紧接着,一个大打击就来了。


一个潮汕客户下了一个很大的订单,但当货发过去,对方却连人带货消失不见,这让王文银损失数百万元,直接被逼到了破产的悬崖上。他不得不开着卡车挨个找供应商,讲公司遇到困难需要分期还上货款。人脉关系再一次发挥作用,合作伙伴们相信了他,他也很小心地每次都提前几天还款,才渡过难关。


之后,他顺风顺水,公司以每年新增一个工厂的速度迅猛发展。迅猛扩张中,他怕重蹈覆辙,还进行了一个压力测试。


可是,王文银又出了第二个“怪招”:模拟失败试验。“我总结了很多企业成败的经验,并将许多企业家失败的总结贴在我家的墙上。我总结的结果是,大部分企业是败在合作伙伴手中。”

为了甄别哪些合作厂商可以长期合作、患难与共,王文银向外界宣称:下属的一个工厂将要倒闭了。当时这工厂大约欠供应商5000万元货款。“其实我已经准备了将近一个亿的资金准备还这些货款。消息传出后,各个供货商表现不一。


有的立马翻脸不认人,上门逼债,喊打喊杀,大有不还钱就要你玩完的架势。而有些人就说:‘你欠的货款可以等你有钱的时候再还。’通过这个试验,我看出了哪些供货商是值得同舟共济的。俗话说患难见真情,那些不逼债的供应商大多成为了我们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王文银说。

这些“患难见真情”的协作伙伴,最终成了王文银最忠实的盟友。


07
不顾众人反对的“豪赌”


“我们不是在跟一个天才对话,就是在跟一个疯子对话。”接触过王文银的人士如是评价。


王文银总结的企业要懂六种“场”(官场、情场、商场、道场、赌场、关系场)中,其中就有“赌场”,不是澳门赌场,而是赌机会,“人生需要抓住几次别人看不到的机会,才能跳跃”。见过王文银的人,常常被他身上燃烧的商业热血打动,但近乎偏执的强烈自信,以及孤注一掷的出手,也让人很容易将其与输红了眼的疯狂赌徒联系在一起。


1998年,王文银预测到行业将面临激烈竞争,他提前调整产品结构,迅速上马电缆产品。1999年,王文银整合旗下几家工厂,组建了正威国际集团,总资产约10亿元。接着,他从电线厂开始向产业上游拓展延伸,开办了自己的电缆厂、塑胶厂、铜材加工厂,并把产品卖到了世界100多个国家。


到2003年,正威已颇具规模,是国内产业链最完善、全球最大的电源线生产厂家之一。


同年,非典爆发,各类资源价格大跌,王文银认为这是一个巨大机会,决定买下几座比较大的铜钨矿山。他的决定遭到合伙人和家人的激烈反对,因为电源线企业一般不会买矿山,这是一场有去无回的赌博!


然而,事实证明,这些矿山虽然短期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压力,但也让正威集团一举成为铜行业的最大“庄家”,完全超脱了常规层面的经营风险。


2005年初,王文银又“赌”了一次更大的。当他得知安徽铜陵有一个30万吨的铜线杆项目正在招商。他想要参加,但他的9个高管有8个表态反对,因为这个项目投资达28亿元,仅一期预算就要10亿元现金,正威当年总销售额才50多亿元。


但在王文银力主下,这个项目上马了。为解决资金问题,其间,他卖了两家工厂,最后还不得不向银行举债。那时候,王文银的压力无比巨大,他原来的满头黑发,没到两年就变得稀稀疏疏,后来再也没有长出来。


但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该项目在2009年建成投产,并一下子打响了正威的名声,之后王文银在国内外大举投资,年营收成倍增长,2011年营收破千亿,2013年营收破2000亿,2014年营收达到3400多亿元。


王文银说,企业一定要做行业领袖,“哪怕企业再小,也要做成这个行业、哪怕是最细分领域的领袖。”


08
"我只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我只做别人做不了的事,只看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只想别人想不到的问题。别人能做的事情,我绝对不去做。”王文银说。


在王文银看来,当危机来临的时候,能够把握危机的人有70%;能够把握危机变化的人有10%;能够把握危机变化拐点的人只有万分之一。


正威集团仅用十来年的时间,就成长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铜业公司之一。


2003年赶上“非典”,企业纷纷放慢投资,正威集团先后买下了国内几座大的铜矿山、钨矿山,让正威集团一举成为铜行业的最大“庄家”,完全超脱了常规层面的经营风险。

2005年,正威集团投资28亿元建设安徽铜陵30万吨光亮铜线杆项目,这个项目经过运营,其后不仅成为安徽的百亿企业,也让正威集团向世界一流企业靠近了一大步。

2008年金融危机,王文银再次出手,将美国、欧洲的一些铜加工企业收入囊中,设立了日内瓦、美国、新加坡三个海外总部。



2011年6月,与安徽省池州市政府签订投资协议,在池州市投资建设正威中华芯都半导体产业园项目。


2013年,正威集团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15年全球排名第247位。


2016年,王文银以130亿美元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上排名第六。



从中国的民营企业来看,其规模能够与正威集团(Amer International Group)比肩的寥寥无几。过去,正威集团还只是中国南方的一家小型铜杆生产企业,在集团创始人王文银的领导下,正威的矿业和工厂实现了多元化发展—集团在业内的影响力就更不用说了—从而向中国国有行业巨头的垄断地位发起了挑战。


09
革自己的命


尽管如今王文银的青铜帝国发展得一马平川,而他并没有高枕无忧。相反王文银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对“失败”的思考上。

“每个企业都有癌细胞,一两个癌细胞没问题,所有的癌细胞同时病变的话就是癌症晚期,救都来不及。所以,企业家一定要防患于未然,一定要看到问题的冰山一角。”王文银说。

最早正威重视供应链,而后又意识到客户链为王,直到现在珍视全产业链,在王文银看来正威从打工基因到贸易基因再到制造基因,最后跨入科技基因以及互联网基因,每一次突变都是“革自己的命”,正因如此,正威才可以步入世界500强。

王文银经常和别人分享一个小故事——老鹰长到80岁的时候羽毛非常坚硬,必须用自己的嘴拔掉自己的羽毛才能再活80年。“我们每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必须要自己革自己的命,在不断创新中发现商业之美。”王文银说。


在今年的粤商大会上,王文银说:


“追求一个小时回报的是小时工,追求一天回报的是钟点工,追求三十天回报的是上班族,追求一年回报的是职业经理人,追求三年回报的是企业家,追求三十年回报的是实业家,追求一百年回报的是教育家,追求一千年回报的是哲学家!”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取决于你追求的回报是什么。


10
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


曾有记者采访完王文银后得出结论:“今天我们不是在跟一个天才对话,就是在跟一个疯子对话。”


王文银也评价自己:“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每一个成功的人其实都是一个‘疯子’,非常之人,方能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王文银所谓的疯狂,只是目光放得更长远,勇于做出不被人理解的决策。


从前勇于下海的,不少人都混得不错,贪恋铁饭碗留下来的,不少人只是熬着等退休。如果一个人安于现状,不敢去冒险,那么这辈子可能就平平凡凡度过了。其实,你所追求的稳定,不过是一种心理安慰,没有什么能够一辈子不变。


前年唐山高速取消收费站,面临下岗的收费大姐的一番言论让人唏嘘,她说:“我今年36岁了,除了收费啥都不会!”这能怪谁?36岁了,整天忙着收费,不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结果和这个时代脱节。


一旦世界变了,自己也就不知所措了。正因为如此,像王文银这种人,他的胆识才让我们佩服。能辞去铁饭碗;能举债买设备,能上马一个几十亿的项目...在他的眼里,一旦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定要想办法完成。即便有可能失败,那也比光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要好。


想奋斗,再舒服的工作也拦不住你;不想奋斗,再不堪的工作,也会让你在此沉沦。如果一个人,整天浑浑噩噩过日子,不敢半点冒险,只能用懒惰和无知麻醉自己,那是时候想办法改变了。


人这一生,一定要多冒几次险。因为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敢冒险。


上一篇:地矿毕业生步入社会怎么办?

下一篇:粤港澳大湾区海砂为啥这么热?广海局专业详细解读!